11月2日,由中華預防醫學會、中國醫院協會、中國健康管理協會、中國社區衛生協會、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等5家權威機構聯合指導,通用技術集團主辦,通用健康公司承辦的2025通用健康管理大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大會以“創新賦能醫療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匯聚國家相關部門領導、兩院院士、高水平醫院管理者、行業專家及企業代表,從政策解讀、品牌及學術成果發布到學術研討,層層深入擘畫醫療健康產業發展藍圖,奏響健康中國建設的央企強音。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沈洪兵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李斌,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于旭波,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雷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房建成院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學中心主任江濤院士,中共北京市豐臺區委副書記、區長張艷林,三明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張元明,國家衛生健康委體制改革司副司長薛海寧,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革局二級巡視員王健,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司司長王小寧,北京協和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張抒揚,中日友好醫院黨委書記李天慶,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甘戈,國家衛生健康委人才交流中心主任方建寧,健康報社董事長、黨委書記許培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黨委副書記王健偉,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管理服務指導中心副主任陳虎,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人事司副司長任恒欽,清華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醫院管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宗久,中國醫院協會常務副會長毛群安,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會長何振喜,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會長姚軍,中國社區衛生協會會長陳博文,中華醫學會紀委書記梁春琦,集團領導馬可輝、賈大風、古琎、姚建紅、楊國林、朱大慶、花豐出席本次大會,馬可輝、姚建紅主持會議。

致辭領航明方向
共話健康中國“核心路徑”
開幕式上,多位重磅嘉賓立足國家戰略全局與行業實踐痛點,解讀政策導向、分享改革經驗、展望行業趨勢,為醫療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錨定航向。
于旭波系統闡述了通用技術集團在推動醫療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的戰略布局與責任擔當,作為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集團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參與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改革,已發展成為國內床位數量領先、網絡覆蓋廣、全產業鏈特征明顯的央企醫療集團。他表示,集團以通用健康公司為核心載體,深入推進醫療一體化改革,通過區域一體化試點、專科連鎖化建設、高水平醫院打造等手段,加快構建集醫療服務、健康管理、醫藥供應鏈、康養服務于一體的大健康產業生態,展現了央企辦醫服務健康中國建設的新擔當。站在“十五五”開局的歷史新起點,集團將以此次大會為紐帶,在創新中求突破、協同中謀發展,與大家攜手開創醫療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加快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王健表示,國企辦醫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是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力量,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醫療健康服務需求,應對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他指出,國務院國資委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3個部門印發《支持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方案》,從功能定位、資源統籌、學科建設、模式創新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以通用技術集團為代表的一批國企辦醫主體,深度融入醫改大局,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夯實服務能力,構建起覆蓋廣泛的醫療服務體系,面對“十五五”新征程,未來需進一步“牢記國之大者”服務國家戰略、“深化改革”提升質量效益、“聚焦主業”強化專業能力、“開放合作”構建發展生態,在健康中國建設中彰顯國企擔當。

雷平在致辭中總結了國家藥監局在“十四五”期間“守底線、追高線”的監管成效。他指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要求強化藥品安全全鏈條監管、支持創新藥械發展,國家藥監局將做到“四個進一步”:進一步守好藥品安全底線,加強重點環節、品種監管;進一步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大支持醫藥研發創新;進一步加強監管能力建設,以信息化引領藥品監管現代化;進一步促進“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支持藥品集采與中醫藥傳承創新。同時,他充分肯定了通用技術集團作為央企醫療集團的貢獻,對通用技術集團在確保藥械安全、推動研發創新、服務健康中國等方面提出了殷切期望與具體路徑。

王小寧詳細解讀了醫保政策在賦能醫藥創新與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他指出,醫療健康產業已經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賽道,國家醫保局將通過目錄談判、價格管理等政策支持醫藥供給側創新發展,保障人民群眾享有高質量、有效率、能負擔的醫藥服務和更加優質便捷的醫療保障。通用技術集團作為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在醫藥醫療健康領域深耕細作,充分發揮了央企辦醫的引領作用。集團及下屬單位積極響應落實長護險、藥品耗材集采等政策。期待通用技術集團能夠繼續支持醫保、參與醫保,共享中國特色醫保制度保障全民健康的成果。

李斌代表大會的指導單位之一中華預防醫學會發表致辭。他指出,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堅持預防為主是實現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的關鍵路徑。作為我國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全國性學術團體,中華預防醫學會始終致力于推動醫防融合、搭建學術平臺、促進科研轉化;未來將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與通用技術集團等創新主體在疾病預防、健康管理、醫防融合等領域先行先試,共同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學術支持、共建共享的健康治理新格局,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動職場健康促進、員工健康管理標準化建設,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健康動能。

開幕式環節由馬可輝主持。

成果發布立標桿
亮出央企辦醫“硬核答卷”
在主論壇上,“通用健康”品牌發布與三項央企辦醫學術成果亮相,成為全場焦點,這既標志著通用技術集團辦醫實踐邁入“一體化、品牌化”新階段,也為行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央企醫療健康產業集團發展經驗。
于旭波、許培海、毛群安、馬可輝、姚建紅、張剛共同參與品牌發布儀式。作為集團的醫療健康品牌,“通用健康”是集團整合醫療資源、推進一體化改革的核心載體,集團將整合旗下醫療服務、健康管理等產業鏈資源,以更統一的形象、更專業的服務,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傳遞通用健康“仁愛為本 央企品質”的服務承諾,打造央企辦醫的標桿品牌。

會上還發布了《2025央企高質量辦醫藍皮書》《央企辦醫高質量發展共識》《央企辦醫高質量發展優秀案例匯編》三項央企辦醫學術研究成果,這是集團在央企辦醫道路上的一次階段性總結,是邁向更高水平發展的新起點。未來,集團將著力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生態體系,持續推動醫療服務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智匯巔峰獻良策
解碼高質量發展“關鍵命題”
在主旨報告環節,主講嘉賓分別圍繞人工智能應用、學科建設、醫改實踐、老齡健康、醫療集團一體化發展等核心議題,分享前沿研究與實踐經驗。
沈洪兵以《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流行病學研究中的應用進展》為題作報告,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大模型如何重塑流行病學研究范式,從疾病監測預警、健康風險評估到疾病風險預測的創新應用,為構建智慧化、預測性的公共衛生防控體系提供方向。他指出,AI大模型為流行病學帶來數據處理、風險預測等機遇的同時,也面臨數據、技術、人才、倫理等挑戰,由此提出要促進高質量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整合與共享,推進基于多模態大模型的系統流行病學研究,推動AI大模型的因果推斷技術研究開發等解決思路。

張抒揚以《構筑學科創新生態,夯實協和發展根基》為題,系統介紹了北京協和醫院學科建設工作的實踐探索。她指出,北京協和醫院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注重學科規劃引領,聚焦“雙中心”十大功能定位,加速特色學科中心化布局;強化人才支撐保障,推進人才強院戰略,做實“引育留用”文章,全國率先設立跨科室的院級技師管理崗位,持續創新醫學人才教育培養體系;加大科技創新驅動,構建“1+3+6“科創體系,深化國內外交流合作,推動醫學科學技術革新,惠及臨床、惠及患者。

薛海寧在《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主旨報告中強調,公立醫院改革發展必須堅持以公益性為導向,以因地制宜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為抓手,進一步強化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強化編制、價格、薪酬、投入等方面的政策制度保障,同時加強綜合監管,強化規劃剛性約束作用,落實公立醫院功能定位,推進優質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展望未來,她表示將持續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改革方向,推進三醫協同發展治理,推動國有企業辦醫與政府辦醫在改革方向上同頻共振、在實踐經驗上互學互鑒,共同構建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張元明在《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三明實踐》主旨報告中,系統闡述了三明醫改的實踐與成果。面對改革前的系統性困境,三明市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為根本遵循,通過三大路徑實現突破:一是以強有力的領導重構治理體系,實現事權統籌、資金整合與考核協同;二是以“三醫聯動”建立利益協同機制,通過“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激活力”四步走,理順醫療服務價格,激發醫務人員活力;三是以機構整合、利益整合、服務整合等方式縱向整合推動服務體系革命,組建縣域醫共體,推動服務模式從“治已病”轉向“管健康”。改革13年來取得顯著成效,形成了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三明方案”為全國醫改提供了重要參考。

陳虎在題為《跨學科視角下的老齡化健康挑戰與研究路徑》的主旨報告中從人口老齡化現狀出發,分析健康服務面臨的挑戰,探索跨學科協作的解決方案。他指出,當前我國面臨多重慢病共患、老年用藥研發滯后、醫療資源不匹配等老齡化健康挑戰。為應對這些挑戰,醫療健康領域可通過創新老年醫療服務模式、構建智慧養老產業體系、推動產學研協同發展等路徑積極布局。具體舉措包括,建立多學科整合照護團隊、打造急性老年單元、開發適老化智慧養老產品、推動醫療健康理念融入城市規劃等,旨在推動整個健康產業實現從“治病”到“助人”的服務范式變革,構建支持老年人健康獨立生活的社會環境。這份專業務實、路徑清晰的報告為健康公司布局養老產業、推動老齡化醫院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考。

姚建紅以《從“物理匯聚”到“化學融合”——通用健康一體化發展之路》為題,介紹央企辦醫專業化整合的發展舉措。他指出,推動央企辦醫一體化發展,是踐行健康中國戰略的必然選擇,貫徹中央巡視整改要求的重要舉措,滿足人民期待的主動作為和央企醫療集團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在一體化實踐方面,姚建紅重點闡述了通用技術集團以黨建為引領,推動學科同建、人才同享、發展同步、管理同質、質量同控、運營同效、體系同融、智慧同感、科教同興,文化同樂的“十同”體系,展望通用技術集團作為健康中國建設生力軍、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健康保障者的雙重使命,共同構成集團醫療板塊服務國家戰略一體化發展的價值標尺,以做優做強醫療服務為基礎,健管和康養融合發展,構建通用技術集團大健康生態圈。

多維聯動續精彩
共建醫療健康產業“未來生態”
除主論壇的思想盛宴外,2025通用健康管理大會以“全鏈條、多場景”的議程設計,打造覆蓋醫療健康全領域的交流平臺。會前,六大區域學術周、三場會前會已先行啟動,以學術研討、技術競賽、經驗分享、惠民義診等多元形式充分預熱。11月2日下午,9場分論壇也同步開啟,各分論壇分別圍繞學科建設、精益管理、高水平醫院建設、基層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醫學人文、健康管理和康養、中醫藥發展、科研教學、黨建引領等九大熱點議題,邀請行業專家、醫院管理者、企業代表深入對話,既拆解實踐痛點,又分享創新方案,為央企辦醫與醫療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精準對接”的交流空間。
此次大會既是央企辦醫改革成果的“展示窗”,也是行業創新思想的“交匯地”。通用技術集團將以大會為契機,持續深化醫療一體化改革,攜手國家部委、行業協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各方力量,探索醫療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宏偉目標注入央企磅礴力量。

出席大會的還有來自國內高水平醫院,高校院所,中央企業、合作伙伴的負責人,以及通用技術集團各部門負責人、醫藥醫療健康養老板塊各公司負責人,集團所屬醫療機構負責人等。